赵辰昕:第五方面,中欧班列运行情况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品牌工程的中欧班列,持续保持逆势增长和安全稳定畅通运行,为稳定国际供应链产业链、助力中欧共同抗疫发挥了重要作用,跑出了互利共赢加速度。
到2020年,共有102家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者参与了融资交易,其中有五家参与了多轮融资。Array Technologies在2020年第四季度的首次公开募股(IPO)中筹集了12亿美元。
2020年,公开市场融资增长101%,达到51亿美元。大多数交易涉及太阳能下游企业。2020年,太阳能领域完成了62项并购交易,而2019年为65项。2020年第四季度,大型项目的最大投资方是法国兴业银行,该行投资了五个项目。2020年最大的一笔交易是Sunrun以32亿美元的全股票交易收购了Vivint Solar
根据数据统计,2020年1-12月江苏光伏发电达到了754.2MW。其中,统调电厂累计平均利用小时3975小时,同比下降101小时。股价屡破新高,也有良好业绩的支撑。
曹仁贤也认为,光伏、风电将成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的最有效手段。中信证券也给出了买入评级,给予阳光电源业绩预告,上调2020年-2022年净利润预测至20亿元、31.2亿元、39.9亿元,综合预计公司2021年合理市值约1700亿元,对应目标价为116.68元。在过去一年,光伏行业的人对于资本大佬张磊并不陌生,他投资的隆基股份与通威股份股价屡屡刷新高,市值稳坐光伏行业第一、第二把交椅。作为光伏逆变器龙头企业,阳光电源成立于1997年,2010年8月公司成功改制为股份公司,2011年11月2日登陆创业板;主要产品有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系统、水面光伏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充电设备、智慧能源运维服务等。
考虑市场看好公司未来成长确定性,上调目标价79%至120元,对应2021年/2022年58/42倍市盈率,较当前股价仍有17%上行空间。2020年12月20日晚间,隆基股份发布公告透露,高瓴资本158亿举牌隆基股份,将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受此利好消息,隆基股份次日高开,收于涨停板,报85.42元/股,并再次进入新一轮的上涨周期,在1月22日,隆基股份股价收于119.7元,总市值达到4514.81亿元,稳坐光伏行业第一宝座,尽管本周前两个交易日,光伏股整体回调,隆基股份仍是行业难以撼动的行业第一。
在过去的2020年,风电、光伏行业快速发展。曹仁贤撰文指出,相比于核能、水能等清洁能源过长的筹备、建设期,风光能源将成为最可获得、最便利的绿色能源。股价飙涨的背后是业绩的支撑。高瓴风向标碳中和引爆市场,风电、光伏产业链企业在二级市场被点燃,更有光伏企业获得了资本青睐,高瓴资本的投资在2020年被光伏行业奉为股价大涨的风向标。
同样得到高瓴资本青睐的还有通威股份,2020年12月9日晚间,通威股份宣布近60亿定增大单的配售结果,高瓴资本旗下的中国价值基金认购了约5亿元,通威股份的股价随后也屡破新高,成为仅次于隆基股份的光伏第二名。1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0年新能源装机数据显示,2020年新增风电装机7167万千瓦、太阳能发电4820万千瓦,风光新增装机之和约为1.2亿千瓦。对于业绩变动主要原因,阳光电源方面表示: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国内外疫情的不利影响,持续加速全球战略部署,规模效应显著提升,坚持加大研发投入,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核心业务市场领先地位进一步夯实,整体业绩较去年实现大幅度增长。张磊在2020年也出版了《价值-我对投资的思考》,介绍了其个人历程、他所坚持的投资理念和方法以及他对价值投资者自我修养的思考等诸多内容,而阳光电源是否会是张磊认为有价值的投资标的呢?阳光电源发布业绩预告后,中金公司研报上调了阳光电源盈利预测:由于公司高毛利海外业务持续放量,上调公司2020年盈利预测12%至19.5亿元,维持2021年盈利预测30.1亿元,引入2022年盈利预测41.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50/36倍2021/2022年市盈率。
从年初的10.58元/股,到当年4月28日探底9.39元/股后,便一骑绝尘涨至年底的72.28元/股,也在去年12月23日,市值突破千亿市值大关而此也导致光伏玻璃产能的短缺。
信义光能归母净利同增75~95%,为三者最低。即使如此,光伏玻璃市场依旧面临着一片难求的局面。
由上述表格可以发现,南玻、金晶在第三季度营收同比都呈现负增长局面,但是较之-9.49%、-11.53%的半年营收都有所提升,且四家上市企业在净利方面皆为正增长。随之,182、210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仅从点火到实现满产就需要大概三个月的时间。技术壁垒、较长的流程分别制约着光伏玻璃产能快速转化。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增加14000万元左右,同比增加 80.71%左右。在大尺寸成为必然趋势的情况下,光伏玻璃企业必然需要与之匹配的产品,产线改造或升级成为必须。
上述的结论也仅仅是从需求端与产能段简单的数据比较,并不能准确反馈市场的需求。如果仅以上述两组数据进行对比,2021年光伏玻璃的确可能面临着并不短缺的局面。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三家公司几乎同时提到了2020年下半年光伏玻璃的供不应求,以及原材料和能源成本的下降。据不完全统计,光伏玻璃项目从计划到投产所需时间大概在12-18个月。
在净利方面,增长幅度最低的金晶科技达31.21%,但经历第四季度后,金晶出现巨幅增长全年净利同比增长296.66%,增加了近两倍。信达证券预判2021年3.2mm、2.0mm玻璃的价格区间分别处在30-35元/㎡ 、25-30元/㎡;光伏媒体看好光伏玻璃在2021年价格依旧坚挺;Solarwit分析:到2021年一季度末,166及以下的光伏玻璃将不再紧缺,而182及以上尺寸的光伏玻璃的结构性紧缺则会持续至2021年年底。
2020年,光伏玻璃企业到底赚了多少钱!日前,信义光能、福莱特、金晶科技相继发布了业绩预告。210由于时间上的优势,较之182,或表现更凶猛。信达证券分析师预计2021年光伏压延玻璃产能缺口为1049吨/天。亦有媒体认为2021年的光伏玻璃市场,166及以下尺寸的价格会快速下滑,而182及以上则可能面临上涨。
在2021年四季度的玻璃产能较之2020年四季度玻璃产能提升了75.75%。Solarwit认为:2021年光伏的装机量取决于光伏产业链的短板硅料的供应量。
从2020年7月,光伏玻璃的价格进入快速激增状态,在经历短短四个月后,在2020年11月初,光伏玻璃市场成交价格高点达甚至出现52元/㎡,较之2020年6月25元/㎡的价格,涨幅达100%。虽然2020年、2021年有诸如福莱特、信义光能、南玻等光伏玻璃企业纷纷扩产,也有福耀、旗滨等入场,但是新扩产能并不能迅速实现。
如此相对较长的时间跨度导致了很多产能无法在2021年实现。光伏玻璃企业仍拥有机会的20212021年光伏玻璃依然会是抢手货么?从现有数据及分析来看,最少部分尺寸的光伏玻璃在2021年仍将处于紧缺状态,也就是业内所说的结构性紧缺。
按照其预估,2021年全球硅料的供应量或者仅能满足186GW的组件需求。有分析认为,工信部于2020年12月对《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修订稿)》公开征求意见,指明光伏压延玻璃可不制定产能置换方案,但是并不会迅速改变2021年光伏玻璃供需缺口。数据来源:Solarwit 日前,Solarwit预判2021年光伏玻璃可能并不紧缺。其统计,在2021年四个季度中,光伏玻璃产能分别为33530吨/天、37530吨/天、42730吨/天、50230吨/天。
1月22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局发布公告,根据举报,依法对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涉嫌组织部分玻璃企业达成垄断协议行为立案调查。业内人士判断,在2021年下半年,182、210将会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福莱特预计2020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亿-16.60亿,与上年同比金额将增加7.83亿-9.43亿,增幅为109.20%-131.52%。光伏玻璃企业盆满钵满的2020信义光能预计2020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将同比增长75%-95%,至42.29-47.12亿港元,其中2020H2净利润达28.22-33.06亿港元,与上年同比增加92.8%-125.8%。
金晶科技预计2020 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与上年同期9843.5万元相比,预计增加29200万元左右,同比增加 296.66%左右。按照其相关数据计算,对应的单玻、双玻组件产能分别为266GW/213GW、298GW/239GW、339GW/272GW、399GW/320GW。